|
地理簡介 |
|
|
仁德里與仁化里以仁化路作為分界,南接金城、瑞城里,東與健民、塗城為鄰,西與東湖里相連。仁德里里內有百分之七十為外來人口,共25鄰,戶數2198戶,人口總數為7463人(台中市大里區戶政事務所104年5月底戶口統計)。
|
|
|
歷史沿革 |
|
|
仁德里舊名『番仔寮』,當時原住民利用稻草和石板搭建草寮為屋,其後漢人逐漸向竹子坑山麓開發,平埔族人退到竹仔坑山區以東,而平埔族人遷移後留下的許多草寮,於是漢人稱之為『番仔寮』。
民國九十一年,由於人口過度密集,而實施里鄰調整,並把仁化里重新劃分為仁化、仁德二里,仁德里取其『仁德教化』之意,以對照昔日原住民群集之地。
| |
|
特色介紹
|
|
|
仁德里擁有多角化的資源,經濟發達、教育資源豐富,社區的建設與發展已趨近完全。
|
|
|
信仰與民風
|
|
|
福德宮
福德宮為仁德里及仁化里兩里共同的信仰中心,雖然因為行政區劃分的關係,仁化里及仁德里在文教的合作上依然相當頻繁且熱絡。
振坤宮
振坤宮在仁德里及仁化里當中為一間歷史悠久的信仰中心,宏偉的建築和靈性在在都為里民所稱道景仰。
|
|
|
休閒活動設施
|
|
|
文化公園
文化公園擁有一棵百年老樹坐鎮其中,公園內的兒童遊樂場所和周圍散步步道和休息空間,是里民全家假日休憩的優質環境。
來來游泳池
大里市最大的游泳池,館內除了一般泳池外,亦有三百六十度滑水道和其他遊樂設施,也提供給學校上課使用。
河堤步道
元堤路旁,從大里橋至立仁橋規劃的散步步道,夜晚時燈光點綴成一條浪漫的散步道路,安全性和氣氛都是情侶和家人飯後散步的好去處。
|
|
|
好吃報報
|
|
|
振坤宮前的廟口小吃,以一天兩階段的型式,提供里民多樣化的餐點,從早餐到晚餐、小吃到海產,應有盡有。
| |
 |
TOP |
 |